深圳热线

洞察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之道 赛迪顾问发布《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研究》报告

2024-07-13 17:39:04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跃升之路——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研究》报告,报告以助推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为出发点,以调研摸底为基础,对国内省级开发区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以期为省级开发区创新发展提供深度洞察和对标参考。

据赛迪顾问统计,全国已有国、省两级各类开发区2000余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100余个省级开发区作为“后备军” ,先后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报告对省级开发区升级路径的研究分析,结合新发展要求,构建了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评估五力模型,即战略支撑力、区域影响力、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高效组织力,并挖掘了100家具有升级潜力的省级开发区,具体名单如下:

2024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因省级开发区命名无统一规范,以上开发区名称参考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的命名方式,或与备案名称存在差异)

从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的分布看,江苏、山东、安徽、浙江位于前四,入榜开发区总数量共31席,是入榜数量的头部梯队;广东、河南、福建等14省,入榜开发区总数量共52席;甘肃、辽宁、内蒙古等入榜开发区总数量共17席。

报告认为,当前,仍有较多省级开发区面临规范发展不足、产业能级不高、同质竞争严重、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正处于整合优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新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省级开发区亟需重新审视现状,积极寻求创新升级之道。

报告指出,省级开发区存在规范发展不足、产业能级不高、同质竞争严重、管理体制不顺等主要问题。例如,规范发展方面,全国范围内省级开发区数量众多,地级市覆盖率已达到96%,在设立、调区、扩区、更名、升级等方面的规范性存在不足,仍有一部分省级开发区未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

产业能级方面,省级开发区以发展传统制造为主。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饱和等问题,难以为区域经济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虽然多数省级开发区意识到这一问题,但资金和人才瓶颈仍然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难题。同时,科技创新资源匮乏也使得省级开发区在“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会,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处于不利位置。

同质竞争方面,同一个城市不同区,或者同一个区县内有多个省级开发区,但各开发区的资源禀赋、政策条件等均较为相似,且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导致资源分散、同质竞争严重。报告认为,这种发展状态增加了管理运营成本、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不利于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的形成;

此外,我国开发区目前发展重点任务正在从“开发”向“服务”,从“招商”向“营商”开始转变,省级开发区的管理机制不能与之相适应,财权、事权不统一,用人不灵活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省级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于对100多个成功升级的省级开发区经济表现、产业结构、基础能力等分析,赛迪顾问认为,成功升级是各个省级开发区经过较长时间探索努力实现的共同结果,但在满足升级硬性指标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其结合自身条件走出了独特的跃升发展路径,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类:

路径一:创新策源驱动。对于拥有丰富高校、科研院所的省级开发区,构建了基于优势学科、专家团队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路径二:资源优势转化。部分省级开发区着重于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竞争力。

路径三:区域协同发展。对处于经济发展繁荣的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区域的省级开发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周边地区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互补发展,共同构建产业集群。

路径四:抢抓产业机遇。产业变革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不少省级开发区通过敏锐捕捉国内外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找准赛道、精准切入,快速建立先发优势,实现了能级提升。

对于省级开发区升级的趋势,赛迪顾问研判认为,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省级开发区实现能级跃升,需要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工业化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形成工业化的新范式;二是偏好“战略、新兴”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孕育开辟了较多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一批敢于探索的省级开发区受益于此,快速崛起。在升级竞争中,省级开发区需更加注重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并将因此受到青睐;三是以“整合优化”为主要路径。规范化发展将成为省级开发区发展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改革体制机制,集中力量,以多个省级开发区的整合优化为主要手段,推动省级开发区升级,有助于快速实现规模壮大、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及要素资源的共享,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报告还对省级开发区升级提出三点建议,分别是: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前瞻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新审视内部资源和条件,以打造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制定全面、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和战略,以及产业方向、重点任务。二、探索创新驱动路径。建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补齐科创短板。一方面,依托本地创新资源,推动建立科技城、科创中心、离岸孵化器等载体,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另一方面,链接全球全国创新资源,加快在国际和一线城市设立离岸科创中心。三、打造独特品牌形象。持续不断的开展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特色化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并善于总结形成独有的模式和路径,并加大在高能级平台的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