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大湾区首例!珠江医院成功开展多重独立电流控制技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2025-07-04 14:45:49 来源:今日热点网

精准化-可视化-智能化

2025年7月1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采用多重独立电流控制(MICC)技术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此例手术为大湾区首例,标志着珠江医院帕金森病诊疗正式迈入“精准化-可视化-智能化”协同创新的全新阶段。

患者东阿姨(化名)曾是一名国家级运动员,身体素质良好。然而,十余年前她逐渐出现震颤、僵硬、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典型症状。得益于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积极的体育锻炼,她的上述症状一度得到良好控制,日常生活几乎无影响。但近两年来,严重的“冻结步态”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了解到DBS手术能有效改善冻结步态后,东阿姨慕名来到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寻求帮助。

入院后,由薛杉副主任医师领衔的电生理团队,借助AI运动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了智能评估。结果显示,患者药物改善率高,其冻结步态属于药物反应性类型,适合通过精细的手术设计进行DBS治疗并从中获益。功能神经外科主任郭燕舞教授与学科带头人张世忠教授综合临床评估及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个体化DBS手术方案。手术中,张世忠教授与何骁征教授凭借精湛技艺,将电极精准植入预设靶点,并利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时验证触点位置,确保了手术的精确性。

压缩

本次手术应用的MICC技术DBS系统具备显著优势:

多重独立电流控制技术:系统各触点可灵活设置电流强度、频率和电极极性,实现精准刺激与精细化程控。同时Steering模式下可以实现不间断切换刺激触点,提高了程控的便捷性,也提高了患者程控过程的舒适性。

可视化程控:使用Stimview XT系统可对患者磁共振(MRI)及CT影像进行定制化处理,自动划分核团轮廓、计算电极位置并直观呈现刺激场模型,使程控过程更加直观高效。

多靶点联合治疗:系统配备8触点电极,具有更长触点跨度,支持多靶点联合穿刺。针对冻结步态患者,可同时兼顾丘脑底核(STN)上方的未定带(ZI)及其下方的黑质网状部(SNr)进行协同刺激治疗。

这套脑起搏器通过融合患者影像数据模拟实时电刺激场与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医生可直观观测刺激场与神经核团的动态交互;结合独有的多重独立塑形刺激功能,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该例DBS手术的成功开展,是珠江医院在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功能神经外科团队表示,将继续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诊疗服务,助力更多患者重获健康生活。

图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