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某茶饮店的面包丁是漳州生产的”“天津火车站的驴打滚来自龙海”“又在东方甄选支持家乡味了”……无论是在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间,还是在各大商超、量贩零食店,“漳州味”俘获了四海食客的味蕾。
“潮水未退先撒网。”福建省漳州市新星食品公司负责人洪朝辉坦言,休闲食品产业量大、品类广,加上食客的味觉疲劳,产品红利期顶多18个月,这就要求企业研发保持高速奔跑状态。“一款爆品出现前,往往是几十种研发试错的沉没成本。”洪朝辉指着实验室堆积的样品说,没有源源不断的新品,市场份额立马面临锐减。因此企业的研发投入长期以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
这种“饱和式研发”“爆品”频出的背后是精准的市场需求捕捉能力。
在福建漳州,不少新生代休闲食品企业正以“微创新”撬动市场蓝海。如哈兰德公司针对三明治保质期短的痛点,研发出脱氧锁鲜技术,将保鲜期延长至90天。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行业难题,更精准命中健身人群和有娃一族的需求,产品投放至商超、健身房、贩卖机等场景。
从老牌企业的技术攻坚,到新生代的场景化创新,“饱和式研发”已成为漳州食品行业的生存法则。
在立兴食品公司的设备制冷机房,一块块鲜切水果搭乘物料小车进入冻干炉,在低温低压真空的环境下快速冻结、真空冰状脱水,保留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
冻干食品属于固态浓缩产品,无需添加剂和防腐剂,就能使不耐贮的物料实现“冻龄”。但立兴公司并未止步。“我们不断研发高门槛的工艺技术,比如近年来推出的冻干云吞、冻干巧克力、冻干乳制品等产品供不应求。还推出具有功能性的健康新食品,迎合上班族和养生人群。”立兴公司总经理郭树松说,销量持续飘红的当属冻干银耳系列产品,占据全国六成以上的市场。企业共37条冻干生产线,全年可生产约6000吨产品。
当“零添加”成为市场热门趋势,漳州食品的生力军正在把健康刻度变成产业高度。去年6月,漳州市食品科学研究院成立,高校与企业牵手聚焦食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研究,一些研发思路与产品碰撞出全新火花。
“我们正结合立兴公司的冻干技术开发创新型食品。一是对植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酚类、黄酮类等进行高效萃取,并确保这些成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二是产品配料实现精准营养配伍,实现个性化营养补充。”漳州市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静娜介绍,目前,已展开对一些本地特色植物资源的活性成分提取的初步研究,如白芽奇兰中的多酚类物质、柚皮中的纤维类物质和果胶等。同时,对一些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进行了冻干技术的研究,如铁皮石斛、乌梅等。这些新技术将赋予复合型冻干食品新的价值。
此外,漳州市休闲食品产业正从“制造”转向“智造”:生产蛋卷的图牛食品采用智能螺旋塔优化垂直输送,全自动龙门码垛机精准堆叠,适应各种包装规格;福建七点食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销售端向生产端回溯,布局6个仓储基地,与300多家代工厂签约,精准匹配产销两端,化身量贩式线上零食电商;从事婴幼儿食品制造的童城集团,通过建设5G混合专网,生产效率提升10%,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25%,快速覆盖国内市场。(福建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