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安办副主任、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表示,《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创新,突出务实管用,找准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中存在的8个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协同协作协调的21项具体措施,进一步理清了各部门食品安全责任,填补了全链条监管中的空白缝隙,拓展了经营主体监管范畴,完善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管效能。
食品安全工作链条长、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食品安全。柳军表示,《意见》聚焦从农田到餐桌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监管,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贮存、运输、寄递和配送、销售、消费、进口等各环节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应存在问题提出了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食品贮存监管、食品运输协同监管、食品寄递和配送安全管理、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餐饮服务综合监管、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等8个方面需要健全完善的机制措施。比如,为防止运输过程中食品受到污染,建立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为加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制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育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制度。
随着大众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食品寄递与网络订餐已成为高频场景,但一些配送人员操作不规范会导致餐食变质污染,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甚至还有部分不法商家利用寄递渠道隐蔽性强、跨区域广的特点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因此健全食品寄递和配送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介绍说,《意见》首次将寄递配送纳入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要求强化食品寄递安全管理,邮政管理部门要督促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制度,强化邮政和市场监管部门协作,加大对寄递环节涉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核查处置力度,依法打击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网络订餐配送安全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网络订餐平台、餐饮经营者履行法律法规规定义务,落实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责任;网络订餐平台、餐饮经营者应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网络订餐配送行业劳动者的培训模式,强化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培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