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绿鱼对人的危害有哪些?
孔雀石绿对人体危害极大,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已被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专家提醒,“吃水产品之前要尽量浸泡,这样即使鱼经过了孔雀石绿溶液的浸泡,也可以稀释,减轻对人体的毒害。在做法上,尽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鉴别孔雀石绿鱼方法是什么?
一看鱼鳍:正常鱼的鱼鳍根部一般是肉色,有的微微泛红,感觉色泽自然,用手打开鱼鳍立即会自然回缩;而使用过孔雀石绿浸泡或处理过的鱼,根部会呈现蓝绿色,即使有些鱼商贩经过处理,用手一掐还能见到绿色,再用手将这样的鱼鳍打开,其回缩显得有些生硬。
二看鱼鳃:一般情况下,鱼鳃是鲜红色且不会附有脏物,用药后的鱼鳃因失血过多而发白,或因出血而带有瘀血、呈紫红色。
三看鱼身: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的特性,使用过孔雀石绿的鱼体表颜色呈浅蓝色,若孔雀石绿溶液浓度较大,甚至会呈青草绿色。此外,使用孔雀石绿的鱼,浓度低时,体表会产生过多的黏液,浓度过高时,保护膜被药物破坏,黏液从体表脱落,鳞片摸起来会感到很粗糙、刮手。
此外,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次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
孔雀石绿过去常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颜色剂和细胞化学染色剂,1933年起其作为驱虫剂、杀虫剂、防腐剂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 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
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许多国家都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