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泽璟制药发布完成定增公告,本次发行完成后,新增股份数约2449万股,发行价格4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2亿元。
在此之前,泽璟制药发布了2022年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加58.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亿元。
作为科创板首家未盈利公司,上市后的泽璟制药并未停止亏损的步伐,三年累计亏损12亿元。但随着研发管线的逐渐兑现,泽璟制药曙光初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纳非尼,难阻亏损
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和免疫炎症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2020年1月23日,泽璟制药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科创板首家未盈利公司。
上市后的泽璟制药亏损继续,2020年及2021年,分别亏损3.19亿元及4.51亿元。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产品上市,也就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创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
2021年6月,成立12载的泽璟制药终于迎来了首 款创新药的上市——多纳非尼,正式开启了商业化之路。
多纳非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也是我国首 个国产肝癌一线靶向药。作为在索拉非尼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氘代药物,也是首 个国产氘代药物。
索拉非尼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肝癌靶向药物,与索拉非尼相比,多纳非尼能够明显延长晚期肝癌的中位生存时间,死亡风险下降17%,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都优于索拉非尼。
被泽璟制药寄予厚望的多纳非尼,上市仅半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63亿元。并于2021年底,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医保价格为64.8元/片,月治疗费用3888元,相比之前降幅将近七成。
来源:泽璟制药官网
2022年,是多纳非尼片纳入医保后的首 个完整年度,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与2021年半年1.63亿元的业绩相比显然未达到预期。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纳入医保后单价下降,销量的增长未能完全覆盖降价带来的营收下降。
另一方面,多纳非尼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
与多纳非尼同为肝癌一线靶向药的还有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在药效上,多纳非尼优于索拉非尼,但与仑伐替尼比,孰优孰劣还未有结论。
在第七批国采中,共有9家药企参与竞标仑伐替尼,最终先声药业、奥赛康、正大天晴、齐鲁制药等7家企业中标,其中先声药业以3.2元/颗(规格4mg)的低价中标,与集采给定的108元/颗的限价相比,该价格大幅下降97%。降价后的仑伐替尼,月治疗费用仅为192元,与多纳非尼相比差距悬殊。
虽然泽璟制药表示仑伐替尼仿制药进入集采,不会对公司的销售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下,多纳非尼必须要实现差异化竞争。
2022年8月,多纳非尼片治疗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 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获得上市批准,这是多纳非尼第二个获批上市的适应症,为其差异化竞争提供新动力。
与此同时,相比已进入集采的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不太可能再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多纳非尼已经进入医保但未进入集采,暂无大幅降价风险,且得到国家和行业各级治疗指南的优先推荐,更有机会通过营销手段扩大市场份额。
刚刚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泽璟制药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增长1.47倍,放量效应十分明显。但仅凭多纳非尼一个商业化产品带来的销售收入,显然还无法覆盖各项成本及费用,尤其创新药研发太“烧钱”了。
三年13亿,不够“烧”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泽璟制药研发费用分别为3.14亿元、5.09亿元及4.98亿元,三年累计超13亿元。随着在研管线的增加及药物临床试验研发规模的扩大,预计未来研发投入将继续扩大。
高额的研发投入为泽璟制药带来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和强大的技术储备。
截至目前,泽璟制药拥有17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1项主要在研项目,其中除多纳非尼片外,3个在研药品(重组人凝 血酶、盐酸杰克替尼片和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的9项适应症处于新药上市申请、III 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6个在研药品(盐酸杰克替尼乳膏、奥贝胆酸镁片、ZG19018片、ZG005粉针剂、奥卡替尼胶囊、注射用ZGGS18)处于I或II期临床试验阶段。
研发管线
来源:公司官网
专利方面
专利方面,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115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31项、境外发明专利84项;同时,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86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01项、境外发明专利185项。专利覆盖新药结构通式或基因序列、晶型、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为其产品提供充分的和长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
然而,对于Biotech而言,新药上市还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商业化推广如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前期的研发投入或将成为竹篮打水。
商业化方面
在商业化生产方面,泽璟制药建成了化学药物口服固体制剂GMP生产车间和重组蛋白质药物GMP生产车间,并与原料药生产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协议,确保新药的商业化生产。
市场营销方面
在市场营销方面,逐步组建和完善具备扎实的临床推广经验和丰富的产品上市经验的核心营销团队,进一步布局和拓展销售渠道。2022年底,公司员工总数为843人,较上年末增长 22.53%,其中研发人员324人,商业团队人员303人,商业团队人员较上年末增长73.1%。
与此同时,泽璟制药的销售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2020年-2022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507万元、1.4亿元、2.28亿元,三年涨了5.5倍。
高昂的研发投入和持续增长的销售费用,让泽璟制药不得不未雨绸缪。2022年底,泽璟制药账上总现金为10.46亿元,为了防止后期研发加速造成现金不够,其在2022年6月发布定增公告,计划募集资金14.55亿元,最终实际募得12亿元。
募得的资金为泽璟制药后续产品研发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要想转变为Biopharma,还需要自身拥有持续造血能力。
杰克替尼,会是“王炸”吗?
在泽璟制药的研发管线中,最受重视和期待的显然是盐酸杰克替尼,总投资规模约11.6亿元(多纳非尼2.45亿元),相关研发管线多达14条。
盐酸杰克替尼是一种新型JAK抑制剂类药物,对Janus激酶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JAK2和TYK2的抑制作用最强。另外,该产品还可以通过抑制激活素受体1(ACVR1)活性降低铁调素转录,改善铁代谢失衡,增加血红蛋白,降低骨髓纤维化患者贫血发生率和减少输血依赖。
2022年10月,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成为第一个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的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有望在2023年上市。
据统计,中国骨髓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在2020年为17.3亿元,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药物市场规模增长至29.3亿元和33亿元。但目前国内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仅有进口药物芦可替尼,2021年该药全球销售额约为35亿美元。
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00mg杰克替尼治疗24周脾 脏体积较基线缩小(≥35%)的有效率为51.9%,高于芦可替尼在中国骨髓纤维化患者中的历史数据27%。因此,杰克替尼有望成为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Best-in-Class”的产品,填补芦可替尼不耐受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治疗的空白。
除了杰克替尼,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外用重组人凝 血酶新药上市进程也在稳步推进。该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低、止血效果突出、安全性和竞争格局良好(同类产品全球仅一款上市且未在国内上市和开展临床试验),未来进入医保后有望迅速放量,成为抗出血市场的搅局者。
结 语
2023年将是泽璟制药关键的一年,多纳非尼商业化能否得到验证,两大重磅新品上市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将对其从Biotech转型为Biopharma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
1.泽璟制药年报,季报
2.《2022H1泽璟制药业绩 | 多纳非尼渐入佳境,能否带领泽璟摆脱困境?》,CPHI制药在线, 2022-08-26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