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医药行业上上下下对基药有点迫不急待了。相关企业准入紧盯主管部门的动向,是临床综合评价座谈也好,还是实地调研医院也好,部分企业总能按图索骥,寻找线索,这种对基药的渴求心情,相信大家都十分理解。
从政策角度,对基药的管理也愈发规范。今年2月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与2022版相比,新版手册对其中部分指导文件、术语定义等进行了更新和细化。其中,对比2022版,手册提到 “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由以前的考核医院“配备使用”的全部基本药物品种总数,改为考核年度医院“使用”的全部基本药物品种总数。从“配备使用”到“使用”,更强调了一个实际落地的执行环节,力图解决以往备而不采、备而少采的诟病。
都说基药是热门,不进基药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尤其是对于很多中成药来说,业内一直都有这个印象。而官方数据看似也是能够佐证基药的作用,国家卫健委医政司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为42.59%,较2020年提升0.70个百分点;国家集采中标药使用比例为75.67%,较2020年增加10.25个百分点。
但是,据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基药全国样本医院中西药用药金额占中西药用药总金额的25.4%(这个占比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业内一片基药热,临床用药却是来了一个强烈反差),同比下降0.9%百分点。
化药方面,基药用药金额占化药总金额24%(这个占比着实不多),同比下降1.4%百分点(应与集采、抗菌药限制使用、合理用药目录有关),年均复合增长率-1.6%,非基药是基药用药的3.2倍(化药的空间还是有的)。三级比二级医院用药份额低6.3%,年均复合增长率高0.4%。
中成药方面,基药用药金额占化药总金额35.2%(中成药相对化药占比要强很多,但也不是非常理想),同比增长2.2%百分点,年均复合增长率13.2%(中成药相对增速要快一些,与国家提倡中医药发展、疫情等因素有关),非基药是基药用药的1.8倍(还有有点吃惊,没想到这么多)。三级比二级医院用药份额低6.6%,年均复合增长率低0.5%。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和很多临床一线医院对基药的认识,有重合的地方,从986的配备使用要求来看,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但数据不骗人,残酷的现实告诉大家,进了基药,基药的占比也没有强多少,基药占比竟然只有25.4%的现实,仿佛告诉企业,进了基药,并不代表就是迅速起量,反而,从“配备使用”到“使用”的强调,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大量基药仍然躺在库房中,甚至入院无门。以大热的化药来看,非基药是基药用药的3.2倍,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化药进不进基药,真不是决定性的,就算是大批量的老药新作中成药,非基药是基药用药的1.8倍的现实,其实也告诉大家,道路千万条,全国医疗机构这么多,非基药的空间仍然比基药大得多。
当然,今年基药扩容的幅度将会超出以往,可以以千为基础,再向上联想。但医疗机构怎么看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基药,之于区域差异,南北使用不一样。之于品类差异,中西药使用不一样。之于经济差异,各地要求不一样。同样的化药可能在东部做得风生水起,到西部可能就会举步维艰。同样的中成药可能在北方已经起势明显,在南方就不会怎么受待见。
说来说去,不要指望进了基药就快速上量,作为一个准入目录,一旦放开后,你可以理解大家都进了,其实也可以理解大家都没进。关键把产品的价值提炼好,该做的药物经济学、循证认真做,真的,进不进基药,平常心即可。另外,现实告诉我们,没有进基药的品种,仍然活得很多的有大把,这与是不是基药无关,这与品种价值、研发二次投入、医学丰富、学术营销有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