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CDE官网显示,滨会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GM-CSF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Vero细胞)(研发代号BS001)被CDE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拟定适应症为:经至少二线以上标准治疗失败的不能手术切除或转移性的黑色素瘤患者(标准治疗包括化/放疗、免疫治疗、基因突变者可经靶向治疗;辅助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或辅助治疗期间疾病进展为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此辅助治疗可计为晚期一线治疗)。
【资料图】
图片来源:CDE官网
01
关于黑色素瘤
在所有原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中,恶性黑色素瘤仅占4%,但75%的皮肤癌引起的死亡与其有关,因此,黑色素瘤一度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在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中,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一直走在发展前列,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Yervoy)到纳武单抗(Opdivo),再到溶瘤单纯疱疹病毒T-VEC获批用于治疗黑色素瘤,众多免疫治疗药物都被应用于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也因此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拓展时的示范模型。
中国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跟欧美国家的常见类型差异显著:肢端型黑色素瘤是中国黑色素瘤患者中最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约41.8%的中国黑色素瘤患者患有肢端型黑色素瘤,而这种类型在欧美患者中只占5%;黏膜型黑色素瘤亦是在中国较为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此类患者占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22.6%,而在欧美这一比例只有1%左右。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与欧美常见的皮肤型黑色素瘤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巨大差异,药物对不同类型的黑色素瘤的治疗有效性也大相径庭。针对黑色素瘤的PD-1抗体治疗对于欧美皮肤型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达到50%-60%,但是对于中国的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仅达13%-15%。由此可见,针对中国常见黑色素瘤类型的高有效性疗法的研发迫在眉睫,新疗法的诞生或将改变中国黑色素瘤治疗市场格局。
02
关于OH2(BS001)注射液
滨会生物主打候选药物重组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BS001(OH2)注射 剂运用分子克隆、DNA同源重组等技术,剔除病毒基因组中的神经毒基因、免疫抑制基因,插入免疫增强因子基因对II 型单纯疱疹病毒进行改造。敲除神经毒基因使OH2不能在正常细胞内繁殖致病毒,毒力显著下降,降低药物副反应,病毒选择性地在PKR信号通路受损的肿瘤细胞内复制并扩散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剔除免疫抑制基因有利于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两个改造使病毒的溶瘤活性增强。插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表达序列可诱导肿瘤及其周围的树突细胞(DC)前体的分化、增殖和成熟,同时增强DC的抗原递呈,以激活体内免疫杀伤细胞,有助于诱导局部和全身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OH2(BS001)注射液的整体开发思路为:借鉴已上市药物溶瘤I型单纯疱疹病毒T-VEC和G47Δ的改造路线,通过敲除神经毒基因ICP34.5和免疫抑制基因ICP47,插入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确保病毒溶瘤活性并激活免疫的同时,提高成药性。
BS001(OH2)注射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助,根据动物实验显示,重组溶瘤 II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 剂安全性高,对结肠癌、肝癌、肺癌、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等实体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结果
2018年6月28日,BS001(OH2)注射液获得NMPA批准,成为国内首 个以II型单纯疱疹病毒为载体进入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
2020年1月,BS001(OH2)注射液与多个单克隆抗体产品联合用药临床试验陆续获得NMPA批准,率先在国内开展溶瘤病毒 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研究,是国内唯一多适应症单药及联合用药均进入临床II期且取得积极数据的溶瘤病毒候选药物。
2021年8月20日,BS001(OH2)注射液获得FDA许可开展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 个以II型单纯疱疹病毒为载体进入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
2022年7月28日,BS001(OH2)注射液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ODD),用于治疗IIb期至IV期黑色素瘤,成为首 个中国自主研发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证的溶瘤病毒候选药物。
图片来源:滨会生物官网
2022年11月5日,第25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上,滨会生物重组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BS001)的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PI),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在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做“重组人GM-CSF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OH2)注射液单药或联合HX008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一项开放的I期研究”的报告,对OH2注射液临床疗效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进展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OH2单药或者联合HX008注射液的Ib期临床研究(CTR20201714)中,初步结果显示,在单药组,受试者经OH2注射液治疗后,总体生存期延长,临床获益明显;在注射病灶治疗后退缩的同时,可观察到非注射病灶的减小(包括区域及远处转移病灶),显示出了“旁观者效应”;并且在剂量扩展阶段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6.4%,尤其在接受PD-1治疗失败且疾病分期为III-IVM1a的亚组人群中,显现了较高疗效,ORR可达62.5%。OH2联合HX008(普特利单抗,2022年10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进展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亚组也观察到了初步疗效,安全性良好。
03
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共上市4款溶瘤病毒类药物,分别是Sia Latima的ECHO-7病毒 药物Rigvir、三维生物的腺病毒 药物安科瑞(H101)、Biovex的溶瘤I型单纯疱疹病毒 药物Imlygic(T-VEC)、第一三共的溶瘤I型单纯疱疹病毒 药物Delytact(G47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溶瘤病毒的临床试验超过100个,国内研发溶瘤病毒的上下游企业接近三十家,其中处于临床3期的共5款,处于临床2期的共5款。就国内研发的疱疹病毒 药物而言,进展较快的是滨会生物的HSV-II型药物OH2注射液、亦诺微医药的HSV-I型药物MVR-T3011、中生复诺健生物的HSV-I型药物VG161。滨会生物的创始人在英国BIOVEX公司任分子病毒首席科学家,负责研发的“溶瘤I型单纯疱疹病毒肿瘤治疗注射液(T-VEV,Imlygic),拥有溶瘤病毒 药物研发的丰富经验,期待OH2注射液(BS001)为我国及亚洲肢端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带来更有效的治疗